News
- Details
-
2015-12-07
日前,由湖南大学城市形象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宋立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设计的湖南泸溪县《涉江楼》(又名“求索阁”)景观艺术设计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泸溪《涉江楼》景观莅临沅水之畔,廊腰缦回,梁栿纵横,歇山重檐。《涉江楼》主楼层高有五(高31.88m),左布瞻亭,右置水榭,远观飞檐凌空,巍峨耸立,遏云蔽月。项目占地13800㎡,其中《涉江楼》建筑面积3786㎡,工程总投资约7000万元。

春秋战国时,泸溪属楚。《涉江楼》之名取自屈原《九章•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鉴于当时楚怀王的听之不聪、谗谄蔽明、邪曲害公以及方正不容等原因,屈原对国家的前途忧愁幽思,因而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离骚》、《九章》等诗篇。三闾大夫被贬流放期间,曾溯沅水而上,途经泸溪,于沅水之畔的泸溪“屈望村”(原名“枉渚”)驻足笔耕,此时的屈原,羁旅无归,愁思满怀,但因爱国之忧难释,虽遭遇两任昏君,受人谗谄,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路虽漫漫却始终抱求真索理之心,其追求“自由”的理想不仅影响了泸溪地域文化,更演化成后世愤俗疾世,董道不豫,忠贞伏节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求索”的呐喊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涉江楼》景观艺术造型设计的创意理念。
《涉江楼》外形玲珑挺拔,檐牙高喙,鸟革翚飞。特别是翼角造型以“求索”为理念,寓“求索”之骨于翼动之飞,不仅延仰止,壮观瞻,其矗立欲飞之气韵,流畅且具张力,表达了屈原内心不愿沉沦,追求自我,期求圆满独善,甘愿独忍自沉的情态。游人于此,登临极目,俯峙山川,追念先贤,抒情畅怀,从而感受到“江涌千秋骚韵远,楼藏万象楚风清”的独特人文景观。正是有了屈原的到来,才更加丰富了泸溪的人文底蕴。《涉江楼》匠心独运的场所精神,彰显了泸溪人民尊敬先贤,崇敬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
泸溪《涉江楼》自建成后,已成为泸溪县域地标之一,同时荣获了湘西州政府主导的网络评选的湘西最美景观建筑的称号,其“求索”的艺术感染力获得了湘西州州委、州政府及八县市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集体肯定,泸溪《涉江楼》已逐步被大家公认为比肩长沙“杜甫江阁”的又一著名景观。湘西州旅游部门正积极申报《涉江楼》为4A级旅游景点(已经被评为3A)。
泸溪《涉江楼》景观艺术设计项目是宋立新博士近十年来结合东方心学美学与西方现象学美学,潜心研究“视觉艺术形态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心血结晶,同时,也是宋立新博士在主持完成全国公开招标项目《湖南烈士纪念塔浮雕设计工程》及《泸溪辛女雕像及浮雕文化墙设计工程》设计后的又一公共艺术作品。《涉江楼》景观的艺术造型设计由宋立新博士根据其独创的、在设计艺术界领先的以“先验还原、本质直观、气韵显现”为路径的视觉艺术形态设计方法而创意。该项目的成功受到了湘西州最普通、最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
该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完成历时7年,湖南大学博士生周敏同学及设计艺术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等参与了该项目。该项目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将艺术设计转换为生产力的优秀科研成果;是湖南大学城市形象设计研究中心研究地域文化、塑造公共艺术、打造城市形象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是湖南大学服务社会,扬文运,培风脉的成功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