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美美与共,湖湘民间工艺美术探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讲座回顾

为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022)中关于“加强文化数字化采集、创新文化互动体验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文化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等相关工作,2023年6月18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立项,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项目正式开班,目标是依托“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针对工艺美术及设计专业人员,培养其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工艺美术保护、传承与创新,以新的交互与体验方式呈现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生活美学与造物智慧。在项目的首期授课阶段,我们邀请了左汉中,赵雄,余斌霞,陈剑,四位湖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与收藏专家于6月19到20日开展专题讲座。从民间工艺美术的形式,内容,技艺链接到湖湘各地的百姓生活,展示最本真的器物和装饰,映射出湖湘文化中“去伪存真,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为本次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扎实的理论支持。

以下是四场精彩讲座的回顾。


左汉中:绘事情未了,实验不曾休

“形”在中国艺术对美的追求中向来是一个引子,透过“形”看到“神” 才算走进中国艺术妙韵之门。今天我们不谈“阳春白雪”的高妙意象,且跟随民间艺术专家左汉中先生走近“民艺”之美,关照那些藏于生活细节中平淡天真又妙趣横生的创造。

左汉中先生于1986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进修,同年底,该系更名为民间美术系,一年后,左先生应邀留校讲课,并将授课内容整理出版了《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系统的探讨如何向民间美术学习造型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转化为当代绘画,左先生也自此开启了民间美术的研究之路。任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后,左先生深入田野,笔耕不辍,相继又主编出版了《湖南民间美术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中国吉祥图像大观》,《中国民间美术丛书》,《国外民俗美术丛书》等,在海内外民间艺术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月19日的讲座中,左汉中先生从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溯源开始,以典型的物体形态,不同题材,物体的多种表达形式等方面,系统的带领大家解读民间美术样式的产生和演变,了解乡土美学的造型分类,以及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影响。例如民间对诸神的崇拜衍生出不同的神话形象表达人们对生活理想与社会美德的追求。而湘西背裙上精美的刺绣图案,又展示出人们在平凡而漫长的岁月里淬炼出属于民间的审美情趣。尤为突出的是人们巧用文字与图案的结合,传达吉祥寓意,也在图像中表达是非善恶的价值取向,用夸张的手法寄托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左汉中先生认为民间艺术中的随意性所表现的出其不意,那些接地气的题材和符号所彰显的中国特色和地域特点令人着迷,也是他数十年来把践行民间美术造型的观念,方法与手段作为人生艺术课题的源动力。

讲座不仅以详实的图像数据作为民间美术造型解析的材料,更通过民间美术造型的镜头探讨文化数字化背景下当代艺术的新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左老师表示:“民间美术与当代审美结合还需要很长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现代图式”。


赵雄:一笔三刀,木雕赓续湖湘精神

湖湘木雕对于大众来说印象略显模糊,即便是文博界,湖湘木雕的热度远不及构图严谨、写实的徽雕,或精巧细致的东阳木雕。湖湘木雕以其多样化的地域风格,朴实奔放的表达形式成为木雕研究中的“桃花源”,赵雄老师便是少有的几位探路者。

赵雄老师拥有著名木雕鉴定专家、收藏家、鉴赏家,湖南省收藏协会湖湘分会会长,岳麓书院湖湘古代木雕艺术馆馆长等多重身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和收藏湖湘古代木雕,并与他人合著有《湖湘古代木雕》、《中国传统木雕》等有关中国古代传统木雕书籍共10余册。2006年应美国哈町大学邀请在美国举办“中华古代木雕精品展”, 2007年应美国PEABODY博物馆之邀作“中国传统木雕”演讲报告。在2009年举办的“长沙市首届民间收藏精品展”上,参与展出70多件个人收藏精品。2012年为庆祝中博会在长沙召开,为展会提供了60件极具湖湘特色的古代木雕板及木雕造像。2012年被湖南师范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从事传统文化教学。

此次《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项目邀请赵雄老师于6月19日下午开设《湖湘古代木雕》专题讲座,讲述湖南不同地区的木雕艺术特色。大量个人藏品图片配合赵雄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令学员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到湖湘木雕极富想象力的艺术表达。浓烈的乡野气息,淳朴奔放之美,将创作主体聚焦于生活中的普通人。表现手法多采用夸张写意,形式上不拘小节,描绘对象多是随处可见之物,婚丧嫁娶的日常景象,使观者在精神上能够高度参与到作品的情境中,即便是不符合逻辑的表达但依然能产生情感互动,常看常新,体现出大巧若拙的民间智慧。

湖湘木雕现存作品主要以建筑,家具,祭祀用品为主,湘东、湘南、湘西、湘北和湘中木雕风格各不相同,多姿多彩,各美其美。历史发展来看,东汉至唐宋贸易活跃,生活富足,民间具备追求器物及屋宇精美的经济基础。清中晚期以后,西风东渐写实风格有所发展。但由于湖湘地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民风质朴,也使湖湘地区的雕刻艺术保持了质朴大方的秦汉之风  

2000年后,国家收藏机构开始认识到湖湘木雕的珍贵,部分博物馆开始少量征收木雕精品。湖南部分收藏家从9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湖湘木雕。细品湖湘木雕是雕刻的历史、更是湖湘地区人民生活的立体画卷,其艺术风格与内涵承载了极大的文化信息,是研究湖湘文化的宝库。

此外,赵雄老师提到传统木匠师傅在创作过程中要用自己打磨的工具。所谓一笔三刀,是对一刀一划完成创作过程概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工匠们不仅用作品来构建职业身份,更是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副为职业而存在的身躯,使身体的记忆成为高超技艺的载体。职业与生活在木雕工艺创作中成为了人生的两面,无法剥离。传统木雕工艺虽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逐渐消退,但其包含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物质文化的留存是亟需创新传承的精神财富。希望通过设计的参能够引发对传统工艺创作中关于物质,技艺,制度之间关系重新认识,培育新工匠精神符合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而奠定新传统生成的基石。


余斌霞:绣艺绵长,意趣横生喜湘逢

中国刺绣源远流长,从人们的日常审美需求,演变为精致美观的工艺美术品,并在中国各地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从表现手法上来说,针法技艺是刺绣区别于其它门类艺术品的内核因素,不同的针法技艺所呈现出来的物象肌理与平面的绘画表达是全然不同的。然而对于刺绣的研究多以纹样造型为主,较少从刺绣技艺的角度探讨。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余斌霞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刺绣工艺的研究与保护,应邀于620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剖析中国刺绣技艺的历史进程、题材与独特意蕴,从“技以载道”的视角展示刺绣之美,也从中国刺绣技艺的演进中带领大家欣赏多彩的湖湘刺绣。

余老师首先系统的介绍了刺绣技艺的发展进程,主要代表针法包括商周时期的锁绣、唐代的平针、劈针绣、元代的网针等;也有以绣品纹样命名的如西汉乘云绣、长寿绣、信期绣等;进而引出绣品的题材、意蕴与其装饰位置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刺绣作品多装饰于帐檐、门帘、枕顶、挽袖等位置,绣品题材也可概括为“人生之喜、神话人物、戏文故事、瑞兽祥禽” 等多个主题,反映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细节与愿景。例如神话人物故事多以西王母、八仙驾祥云等内容,一字排开的布局装饰于帐檐,门檐等位置,表达对神明的崇敬;而九狮同堂、(绣球)财源滚滚、折桂等题材则出现在人生之喜的庆典中,增添喜气。传统文化题材诸如琴棋书画、岁寒三友、博古图、仕女图等也颇为常见,体现出生活闲趣与文人意趣。民众生活在绣品中的表现就更多样,更体现具体场景,如百子闹春、赛龙舟、男耕女织、狩猎图等。而湖湘刺绣是中国刺绣语境下的一种地方刺绣,包含湘北的桃源刺绣、湘西的苗绣、湘南的瑶族刺绣和湘东刺绣,其针法技艺万变不离其宗,文化内核又各有地方特色。以湘西绣品中的绣龙为代表,图案的诠释独具特点。湘西苗族龙的形象不具威严,甚至在不同绣品上呈现出憨态可掬的面貌,这其实是苗汉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另外,绣品在功能性的基础上也增加了情感属性。例如湘西南通道侗族孩子的背带不仅是孩童幼年随成人出行的必要配件,更升华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精神纽带。一方面反映出湘西南地区侗族妇女携幼子参与劳作之苦,另一方面,绣制后的背带不仅精致美观,更增加了织物强度,牢固耐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工业生产与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刺绣工艺面临多重危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义务教育的普及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刺绣从业者的培养时间,创作周期与当今人民的实际需求,生活方式产生脱节,加之机器生产的出现使湘绣失去了大片的日用市场。因此,在技术蓬勃发展而经验知识消退的时代,设计研究应该思考如何留住工艺的文化价值,使经验知识贡献于新的体验。就刺绣工艺的数字化发展而言,不应该只强调纹样的数字化,也要关注针法技艺的数字化,以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新生,助力刺绣工艺讲好中国民间故事。


陈剑:深耕田野,民艺寻踪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湘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专家陈剑老师应邀于6月20日围绕《湖南民间工艺美术的多元文化寻踪》开展了讲座。陈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湖南民间美术研究、中国古代设计文化史与文献研究、美术考古与中国设计史研究。

陈剑老师开门见山的指出湖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对民间美术与多元文化养成的影响。湖南地势南高北低,三山一湖将湖南几乎围起,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也孕育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早在一万多年前,湖南永州便发现了陶器的生产痕迹,意味着一万多年前,湖南地区就已经拥有成熟的制陶技艺与先进的生活习惯。人们能够就地取材进行器皿的制作,既是制陶技艺发展的证明,也是农耕文明进步的体现。独特的地理地貌同样滋养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的人民发展出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门类,包括染织、织锦、剪纸、陶瓷、石雕等,并美化了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类型的工艺美术作品中体现了湖南人务实,朴素的装饰观念,彰显了融宗族文化、巫傩文化、民族文化和吉祥文化等多元一体的湖湘文化底蕴。

早在新石器晚期,湖湘地区便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六千多年前的白陶残片在足底部发现装饰的符号,只有在高举器物的时候才能看到足底的图腾,意味着那时已经有祭祀祖先神明的需要。在后期发掘的文物中看到,巫傩文化代表了人类解决生存危机的精神途径,即沟通天地,礼祭神明。包括马王堆出土的“T”字帛画,生动描绘了从人间到神明世界的进化,也是最早通过工艺美术的形式描绘人间到神域的变化过程。回到真实的生活场景,苗族织锦特色在于背后织花,针脚与图案精制细密,而苗族刺绣也与黔东南的苗族绣品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体现在人物主题的消失而增添了花鸟蝴蝶等周边生活环境的元素。除木雕刺绣陶器之外,石雕也是湖湘民间美术的重要类别,装饰内容多以吉祥图案结合美好寓意,例如一路(鹿)连科、封侯(猴)挂印等装饰于建筑外部,将美化居住环境与寄托美好愿景融为一体。

从陈剑老师的讲座中可以得知,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工艺美术品曾经是生活中的日常存在。民间工匠通过生活与职业的融合认识物质世界,了解民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通过日常的交流发展出新的工艺成果来回应当下生活的状态,体现对未来生活的预判。因此高超的技艺与手工艺创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是营生的手段,还是手艺人构建职业认同,锚定社交生活的途径。当我们通过技术解除了地域限制,消除了物质匮乏的焦虑,如何从设计的视角审视民艺的价值,用设计之思带领民艺之美进入文化创新的赛道将是未来值得长期探索的命题。

日本著名民艺运动代表人物柳宗悦先生曾分析栖宿在民艺品中的三种美,是围绕物质创造而生发的“无心之美”、“自然之美”及“健康之美”。或许民间工艺美术的内容并不高妙,形式也不甚讲究,但最广大的劳动者用高超的技艺支撑了美化生活的实体呈现,体现着群体情感与生活感悟,令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为那些拙扑的民艺品而感动,穿梭于古今生活方式之巨变中,协同科技共创新时代的文化图景。


Welcome!

close